2025年8月27日,东方语言学院区域国别学期初工作会议暨学科发展研讨会于学院会议室顺利召开。院长房国铮教授主持会议,副院长、学科带头人及全体研究生导师参会,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新阶段区域国别学发展明确战略路径。

东北亚研究学科带头人温晓亮立足国际格局演变与学科发展需求,从六大维度提出系统性工作要求:在育人体系构建上,强调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与全局观,严守学术伦理与政治红线;在学术指导层面,要求聚焦东北亚重大现实问题与理论前沿,强化方法论训练与跨学科交叉培养机制;在过程管理方面,明确建立标准化质量保障体系,规定每学期至少开展三次专题组会并建立完整档案,每月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春秋季学期分别侧重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确保培养质量可追溯可评估。

副院长董奎玲特别部署三项重点工作:强化导师团队人文关怀,建立常态化师生沟通机制;构建导师协作平台,促进研究方向整合与资源互补;要求导师持续提升科研教学能力,为三年后的学科审核评估做好成果储备,着力产出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教改成果。
随后,院长房国铮主持召开校地合作专项研讨会,聚焦与黑龙江省边防检查总站的战略合作。在系统回顾前期合作成效基础上,详细解读双方确定的调查研究重点与合作机制。与会导师围绕合作路径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展开头脑风暴,经充分研讨形成三项共识:一是建立需求导向型合作模式,将边防检查实务等地方需求融入教学科研;二是构建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学术研究成果在边防管理中的应用;三是制定年度合作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与责任分工。

此次会议的召开,有效统一了学科发展共识,明确了学科未来的重点突破方向,为构建具有东语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体系与智库建设平台奠定坚实基础,彰显了学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发展和学校向北发展方针的责任担当。